近日,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谷一桢副教授的合作论文“Home Location Choices and the Gender Commute Gap”(《家庭住址选择与性别通勤差异》)在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Vol. 58, Issue 6)发表。论文合作者为香港大学助理教授郭乃嘉、清华大学长聘副教授吴璟、普渡大学助理教授邹奔。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是实证微观经济学领域的领航期刊之一,是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本领域的顶级期刊,主要刊发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本等领域理论与实证的高质量学术论文。近年来,期刊的影响因子为5.2
已有研究表明,性别差异(Gender Difference)客观存在于劳动力市场的诸多方面。当前,已有大量研究对性别差异作出解释,其中一支文献关注了性别通勤差异(Gender Commute Gap)。经合组织家庭数据库的数据显示,在OECD国家,女性的通勤距离比男性的通勤距离平均近33%。然而,既有针对性别通勤差异的研究更多是基于城市研究视角,鲜有经济学研究视角。
目前,对于性别通勤差异存在两种竞争性假说。假说一认为,家庭住址是自变量,性别通勤差异是由于女性系统性地搜索和接受通勤更短的工作。假说二认为,工作地点是自变量,女性更倾向于居住在离工作地点更近的地方。受限于数据的可获取性,既有研究难以在实证上对上述两种假说做直接检验。
针对上述文献缺口,作者基于独特的数据集估计了一个家庭住址选择的离散模型,提供了关于家庭住址选择和性别通勤差异的新视角和新见解。作者采用了北京的家庭按揭贷款记录,这些记录包含了大量且详尽的住址和工作地点信息,使得研究能够准确地分析通勤距离和家庭决策。
研究发现,在双收入家庭中,妻子的通勤时间对家庭效用损失的影响大于丈夫,因此夫妻买房时更倾向于选择离妻子工作地点更近的房子,通勤距离平均比丈夫近11%。本次发现给假说二提供了实证支持。研究还发现,当妻子在家庭中议价能力比较高的时候(反映在夫妻双方的年龄、教育水平、收入、房贷承担的差异),房子的选址会更靠近妻子的工作单位。
作者指出,本研究对理解家庭住址选择和性别通勤差异的复杂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为制订相关政策提供了理论和实证基础。家庭住址选择和性别通勤差异不仅仅是个人或家庭层面的问题,还反映了更广泛的社会和经济结构问题。例如,通勤差异可能导致女性在职业发展和收入方面的不利,从而加剧性别薪酬差距。因此,作者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以促进性别平等和社会发展,如提高城市交通的灵活性和效率、在工作场所实施更加灵活的工作安排等。
谷一桢,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副教授,加州大学(伯克利)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城市经济学、交通经济学、应用微观经济学等,曾在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Insights,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 Applied Economics,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等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