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规模的脑瘫(cerebral palsy)遗传学研究发现,遗传缺陷很可能是造成中国四分之一以上脑瘫病例的原因,而不是之前认为的出生时缺氧。
复旦大学和郑州大学领导的研究团队利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发现,在出生窒息的脑瘫病例中,突变比例明显更高,这表明缺氧可能是潜在遗传缺陷的继发症状。这一结果与全球范围内的小型研究结果一致。
这项研究成果于5月1日发表在《Nature Medicine》杂志上,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邢清和教授和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朱长连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脑瘫影响运动和姿势,是儿童中最常见的运动障碍。全球每1000名儿童中就有2人被确诊患有这种疾病,有时还伴有癫痫、自闭症和智力障碍。疾病症状通常在婴儿期和幼儿期出现,从轻微到严重不等。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宫内生长受限、宫内感染、宫内缺氧、早产、低体重、出生窒息等是重要的脑瘫风险因素。由于很多暴露于已知风险因素的儿童没有罹患脑瘫,而较多脑瘫患儿也没有已知的风险因素暴露史,这提示遗传因素在脑瘫病因学中或发挥重要作用。
为了明确遗传因素在脑瘫病因学中的作用,研究人员对1578例脑瘫患儿开展了遗传学研究,其中包括505名女孩和1073名男孩。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外显子组测序可使24.5%(387例)的患者明确遗传学病因。
其中,有327名携带致病或可能致病(P/LP)的单核苷酸变异(SNV)、57名患者携带P/LP的拷贝数变异(CNV)、1名患者携带位于同一基因TBCD的CNV和SNV、2名患者携带位于不同基因上的SNV和CNV。
值得一提的是,有出生窒息史的脑瘫患者的遗传学诊断率高达30.3%,显著高于没有出生窒息暴露史的患者。这说明,大约1/3的具有出生窒息史的脑瘫患者的直接病因为遗传变异而不应归因于出生窒息。
更重要的是,33例(8.5%)脑瘫患儿的分析结果具有临床可操作性。例如,携带MMACHC变异的脑瘫患儿可以通过补充维生素B12、甜菜碱或者叶酸来纠正代谢异常。
研究人员表示:“这些结果凸显了对脑瘫患儿进行早期遗传检测的必要性,尤其是那些存在出生窒息等风险因素的患儿,以确保他们得到正确的医学护理和治疗。”
这项研究的合作者、阿德莱德大学的Alastair MacLennan教授指出:“所有脑瘫患儿都应该做现代基因筛查,因为早期和定制的干预措施确实可以改变现状,并改善他们的长期预后。”
目前开展的一些研究在分析其他类型的导致脑瘫的基因变异,因此研究人员预计,总体遗传学诊断率可能还会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