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焦亡(Pyroptosis)是由Gasdermin(GSDM) 家族蛋白介导的程序性细胞坏死。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细胞焦亡与多种疾病相关,包括败血症、细菌感染、慢性炎症、自身免疫病、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肿瘤等。前期研究表明,GSDM蛋白的C端对N端的抑制作用使得全长Gasdermin蛋白处于自抑制状态,阻碍其诱导细胞焦亡。因此,在细胞焦亡过程中,Gasdermin蛋白需要被蛋白酶剪切释放其具备打孔活性的N端结构域,再转运至细胞膜形成孔道,导致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细胞不断吸水胀大,最终引起细胞焦亡。
前期,吴乔课题在细胞焦亡领域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包括阐明了Tom20感知铁激活的ROS信号促进细胞焦亡抑制黑色素瘤生长的机制(Cell Research,2018,封面文章);揭示了代谢产物α-KG通过死亡受体DR6激活caspase-8诱导GSDMC依赖的细胞焦亡机制(Cell Research,2021,highlighted in the cover);发现甘露糖可以通过激活 AMPK,磷酸化GSDME的第6位苏氨酸,阻断caspase-3剪切GSDME,进而抑制细胞焦亡。这一新发现进一步应用于临床,证实了甘露糖可以减轻化疗药物引起的正常组织焦亡所导致的毒副作用(Cell Research,2023,封面文章)。系列研究成果丰富了细胞焦亡的调控网络,为细胞焦亡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细胞应激状态下,全长Gasdermin能否直接诱导细胞焦亡以及如何解除自抑制状态并不清楚。邵峰院士课题组早期发现在GSDM-C端和GSDM-N端结合的界面引入氨基酸突变,可以解除Gasdermin的自抑制状态,全长Gasdermin则具备了自主诱导细胞焦亡的能力,首次提示Gasdermin蛋白可以通过不依赖于蛋白酶剪切的方式诱导细胞焦亡(Nature,2016)。近期,美国吴皓院士课题组在Nature发文,报道了ROS通过诱导全长GSDMD发生棕榈酰化修饰,使其具备了成孔和诱导细胞焦亡的能力(Nature, 2024)。与此同时,邵峰院士团队也在Science 发表文章,揭示了在低等真核生物中两类只含有膜打孔结构域的GSDM蛋白可以分别通过氧化还原调控或配对的分子间相互作用释放其膜打孔活性,从而诱导焦亡(Science, 2024)。这两篇文章进一步证明全长Gasdermin蛋白(如GSDMD)可以通过不依赖于蛋白酶剪切的方式诱导细胞焦亡。
2024年7月12日,吴乔课题组在Nature Cell Biology在线发表文章《Fulllength GSDME mediates pyroptosis independent from cleavage》,从机制上阐释了全长GSDME通过剪切非依赖的方式诱导细胞焦亡的新通路。研究发现,当细胞被UVC照射后,线粒体发生断裂(mitochondrial fission),导致线粒体ROS(mitoROS)提高,进而触发细胞色素c的过氧化物酶活性,氧化线粒体心磷脂,促进lipid ROS的产生。 Lipid ROS信号被GSDME直接感知,导致GSDME氧化多聚。与此同时,UVC照射导致的DNA损伤激活PARP1产生大量的PAR(Poly(ADP-ribose))并释放到胞浆,胞浆中的PAR则与PARP5结合,激活 PARP5活性,以此促进其与GSDME结合,诱导GSDME发生PARylation修饰,导致GSDME构象发生改变,解除GSDME-C端对其N端的自抑制状态,进而促进GSDME感知lipid-ROS信号。这两种不同的蛋白修饰协同作用导致了全长GSDME靶向质膜定位并打孔,从而诱导细胞焦亡。基于这一新发现,作者进一步确定了全长GSDME介导的细胞焦亡不仅仅局限于UVC照射。同时激活PARP的活性和提高lipid ROS水平的药物或者DNA损伤诱导剂和lipid ROS诱导剂联合处理同样能够诱导全长 GSDME 依赖的细胞焦亡。该研究挑战了焦亡诱导需要蛋白酶剪切的传统概念,阐明了全长GSDME不依赖蛋白酶剪切诱导细胞焦亡的新机制及其调控模式,进一步证实了全长GSDME与GSDMD一样可以直接诱导细胞焦亡,为研究细胞焦亡的新范式奠定了理论基础。
全长GSDME通过非剪切方式诱导细胞焦亡的信号网络和调控机制模式图
生命科学学院吴乔教授和陈航姿教授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博士后周波、博士生江志洪和硕士生戴梦燃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文章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6-024-01463-2
(图/文 吴乔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