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50多年前首次造血干细胞被成功移植到血癌患者体内以来,研究人员一直想知道它们是否会产生致癌突变。一项针对最长寿的移植受者及其供者的独特研究表明,接受供者干细胞的人似乎并没有增加发生这种突变的风险。
伦敦巴茨癌症研究所的血液病学家Alejo Rodriguez-Fraticelli说,研究结果令人惊讶,但令人放心。
西班牙巴塞罗那生物医学研究所的定量干细胞生物学家Michael Spencer Chapman说:“这对正在接受这些疗法的人来说是个极好的消息。”
造血干细胞是存在于骨髓中的前体细胞,并产生各种类型的血细胞。它们已被用于治疗数十万患有血癌和骨髓疾病的人。移植需要耗尽一个人的整个血液干细胞储备,并用健康供体的细胞取而代之。但长期以来,研究人员一直担心,将细胞置于这样的压力下可能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在罕见的情况下,大约每1000例移植中就有1例,供体细胞在受者体内发展成癌症。
本周发表在《科学转化医学》(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的最新研究着眼于与癌症有关的特定基因的突变。人们认为,这些突变可以使造血细胞在移植受体中具有生长优势,使它们能够随着受体年龄的增长而迅速分裂和繁殖,并最终发展成白血病。
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弗雷德·哈钦森癌症中心(Fred Hutchinson Cancer Center)进行了第一批移植手术。2017年,华盛顿州西雅图弗雷德哈钦森癌症中心(Fred Hutchinson Cancer Center)研究移植后衰老的临床研究员Masumi Ueda Oshima和她的同事决定联系这些移植的接受者和捐赠者,收集他们的血液样本,比较细胞是如何衰老的。她说:“这真的是一次大规模的钓鱼探险。”
研究小组收集了32个人的血液样本——16对供体-受体——他们在7到46年前接受了移植。他们使用了一种高度敏感的技术对已知的与骨髓癌相关的突变基因进行测序。
研究小组发现,在所有健康的供体中,甚至那些年仅12岁的供体中,细胞都发生了突变。捐献者年龄越大,突变就会出现在他们的血液中,但总的来说频率仍然很低——只有百万分之一的碱基对。
然后,研究人员比较了11对供体-受体的突变模式,他们可以从移植时获取供体血液样本。他们在两组人中发现了相似的突变模式。平均而言,供体每年发生2%的突变,受体每年发生2.6%的突变。
Spencer Chapman说:“令人惊讶的是,在移植过程中,干细胞中几乎没有出现新的突变。”这表明,移植受者的细胞衰老速度与供者相似,而且它们发生突变的风险也没有增加,而突变可能使他们容易患血癌。
移植后突变在这么长时间内保持稳定,这一事实表明“造血系统的再生能力真的很强大”。
尽管结果令人欣慰,但它们是基于少数个体,这使得很难得出广泛的结论。
Spencer Chapman在另一项关于供体-受体配对的研究中观察到了类似的结果,该研究于2023年4月作为预印本发布在网上。他的研究包括10名移植受者,他们在9到31年前接受了来自兄弟姐妹的造血细胞。但他们并不只是寻找与癌症相关的特定基因的变化,而是在培养皿中提取并培养造血细胞,并对单个细胞的整个基因组进行测序。他们发现,平均而言,受体的突变只比供体多一点点,正常衰老只增加了1.5年——这与上田大岛的发现相似。
他们专门研究已知赋予细胞生长优势的突变时,他们注意到只有其中一种突变的细胞在受体和供体中的水平相似。但在受体中,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这些有利突变的细胞比供体中存在的水平更高。这一结果可能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在极少数情况下,移植细胞会发展成肿瘤。
但Spencer Chapman说,从癌症风险和免疫功能的角度来看,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来更好地理解这些衰老过程的含义。
例如,这两项研究都可能对接受干细胞移植和血液基因疗法治疗镰状细胞病的人产生影响。更多的这些疗法正在“冲击主流”,并被用于儿童,他们将在余生中依赖移植的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