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新的研究表明,一种抗癌药物是如何触发一种“由外而内”的信号,使其被吸入癌细胞的。这项研究发表在1月29日的《自然通讯》杂志上,揭示了一种新的信号机制,可以用于输送其他药物。
许多恶性肿瘤过度表达一种叫做p -钙粘蛋白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嵌在细胞膜上。因为癌细胞表面有大量的p -钙粘蛋白,这种蛋白已经成为药物开发的目标。
针对p -钙粘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可以携带药物载荷到达癌细胞。然而,目前还不清楚抗体是如何附着在p -钙粘蛋白上的,以及它们一旦附着在癌细胞上是如何进入癌细胞的。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生物物理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研究生谢斌、徐世鹏与Sanjeevi Sivasankar教授开展了一系列实验,详细研究了抗体CQY684与P-cadherin的结合。
p -钙粘蛋白以二聚体的形式嵌入细胞膜,或与相邻细胞表面的p -钙粘蛋白配对。这种二聚体可以以两种构象存在:一种是更开放的“链交换”二聚体,另一种是十字形的x二聚体。
研究人员发现,当抗癌抗体与p -钙粘蛋白结合时,它将其锁定为x -二聚体形式。然后,稳定的x型会触发一种化学信号,导致那片膜被捏掉,并以一个小泡的形式被吸进细胞。然后整个p -钙粘蛋白/抗体/药物复合物被送到一个叫做溶酶体的结构中被分解。
作者写道:“我们的研究结果建立了一种由外而内的信号机制,为细胞如何调节粘附提供了基本的见解。”了解针对钙粘蛋白的抗体的结合靶标可以帮助设计利用这一途径发现并摧毁癌细胞的药物。
这项工作得到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部分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