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癌症的世界里,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个让人头疼的 “狠角色”。它是全球第三大常见癌症 ,也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 “元凶”。尽管近年来在治疗方面有了一些进步,但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低得可怜,只有 12%。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给晚期实体瘤患者带来了新希望,对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肾癌以及错配修复缺陷的结直肠癌都有一定疗效。然而,大约 80%-85% 的结直肠癌患者携带的是微卫星稳定(Microsatellite stable,MSS)亚型肿瘤,他们对 ICIs 治疗反应不佳,这让医生们很是发愁。所以,找到有效的联合治疗策略成了科研人员们迫切要攻克的难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山大学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在《Cell Death & Disease》期刊上发表了题为 “Macrocarpal I reverses anti-PD-1 resistance by inducing immunogenic cell death in colorectal cancer” 的论文。研究发现,Macrocarpal I(一种天然化合物)能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mmunogenic cell death,ICD),还能增强抗 PD-1 治疗的效果,这无疑为结直肠癌的治疗带来了新曙光。
研究人员为了探究 Macrocarpal I 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作用,用到了不少关键技术方法。比如,用药物亲和反应靶点稳定性(Drug Affinity Responsive Target Stability,DARTS)实验来寻找 Macrocarpal I 的潜在作用靶点;通过等温滴定量热法(Isothermal titration calorimetry,ITC)测定 Macrocarpal I 与靶点的结合亲和力;利用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蛋白质免疫印迹等实验检测细胞相关指标变化 ,从而深入了解 Macrocarpal I 对结直肠癌细胞的影响。
下面咱们具体看看研究都有哪些重要发现:
- Macrocarpal I 诱导结直肠癌细胞发生免疫原性细胞死亡:研究人员用 Macrocarpal I 处理结直肠癌细胞系 SW620 和 DLD1,通过免疫荧光(IF)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处理后的细胞中 ICD 相关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age-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DAMPs),如钙网蛋白(Calreticulin,CRT)、高迁移率族蛋白 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和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的表达都增加了,而且呈剂量依赖性。进一步研究发现,Macrocarpal I 能激活 PERK/eIF2A/ATF4/CHOP 信号通路,这表明它是一种有效的 ICD 诱导剂。
- Macrocarpal I 触发结直肠癌细胞凋亡和铁死亡:细胞死亡在免疫反应调节中起着关键作用。研究人员发现,Macrocarpal I 能诱导 SW620 和 DLD1 细胞发生凋亡,随着药物浓度增加,早期凋亡(Annexin-V⁺/PI⁻)和晚期凋亡(Annexin-V⁺/PI⁺)细胞数量都增多。同时,Macrocarpal I 对铁死亡也有一定影响。而且,凋亡抑制剂 Z-VAD-FMK 和铁死亡抑制剂 ferrostatin-1 能部分逆转 Macrocarpal I 诱导的 ATP 分泌,这说明 Macrocarpal I 诱导的细胞死亡与凋亡和铁死亡密切相关。
- 确定 TUBB2B 和 PARP1 为 Macrocarpal I 的靶点:为了找到 Macrocarpal I 发挥作用的靶点,研究人员进行了 DARTS 实验,发现 Tubulin Beta 2B Class IIb(TUBB2B)和 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 1(PARP1)是潜在靶点。通过对接分析和 ITC 实验,进一步证实了 Macrocarpal I 与 TUBB2B 和 PARP1 有较强的结合亲和力。这意味着 Macrocarpal I 可能是一种双靶点小分子药物。
- Macrocarpal I 干扰微管聚合和 DNA 修复过程:因为 Macrocarpal I 与 TUBB2B 有结合亲和力,研究人员接着研究它对微管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Macrocarpal I 处理后,细胞中 TUBB2B 和 β - 微管蛋白的微管网络减少且碎片化,促进了细胞微管从聚合状态向游离状态转变。同时,Macrocarpal I 还能抑制 PARP1 的活性,导致 DNA 双链断裂标记物 H2A.X 磷酸化增加,干扰 DNA 修复过程,最终使细胞周期阻滞在 G2/M 期。
- Macrocarpal I 促进结直肠癌的抗肿瘤免疫反应:研究人员用 MC38K 同基因小鼠模型研究 Macrocarpal I 对肿瘤免疫浸润的影响。结果显示,Macrocarpal I 能显著抑制肿瘤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 ICD 激活,增加肿瘤中总 T 细胞、CD4⁺和 CD8⁺ T 细胞、Granzyme B⁺ CD8⁺ T 细胞以及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的浸润,同时减少调节性 T 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的浸润,提高 CD8⁺/Treg 比值 ,营造了一个免疫刺激的肿瘤微环境。
- Macrocarpal I 克服结直肠癌抗 PD-1 免疫治疗的耐药性:考虑到 Macrocarpal I 能促进抗肿瘤 T 细胞浸润,研究人员探究了它与 PD-1 阻断剂联合治疗的效果。结果发现,联合治疗能显著抑制 MC38K 肿瘤生长,增加肿瘤细胞凋亡和 ICD 效应,增强多种免疫细胞浸润,提高 CD8⁺/Treg 比值,让结直肠癌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更敏感。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发现 Macrocarpal I 是一种新型双靶点免疫调节剂,它能诱导 ICD、凋亡和铁死亡,通过直接作用于 TUBB2B 和 PARP1,干扰微管聚合和 DNA 修复过程。而且,它能增强抗肿瘤疗效,克服抗 PD-1 治疗的耐药性,为结直肠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潜在药物和免疫治疗佐剂。不过,Macrocarpal I 也有个小 “缺点”,就是它的 IC50 值较高。后续研究可以通过化学修饰或制剂方法优化其分子结构,提高生物利用度,还需要进一步开展药代动力学研究,看看它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情况,让这种潜在的药物早日造福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