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中被称为杏仁核的区域的神经元发出信号,影响长期压力后的决策

科学家们在大脑中发现了两个“表盘”,它们有助于解释慢性压力如何劫持决策。这一发现是基于在小鼠身上的实验,因此还需要在人类身上得到证实。但研究表明,长期的压力会削弱深思熟虑的决策能力,同时也会促进大脑中的“自动驾驶”模式,这种模式倾向于僵化、习惯性的行为。

人们早就知道,面对慢性压力的人容易养成习惯,比如抽烟或吃垃圾食品,而不是深思熟虑后做出决定。科学家们说,今天发表在《Nature》杂志上的这项研究揭示了一种生物学机制,揭示了压力如何将手指放在有利于日常生活的尺度上。

“这确实是一项重大成就。”新罕布什尔州汉诺威达特茅斯大学的神经科学家Kyle Smith说,他没有参与这项研究。所描述的过程“可能不是压力促进习惯形成的唯一方式,但它确实确定了一种方式”。

压力研究

该研究的作者Jacqueline Giovanniello对压力的兴趣源于她的学生经历,当时她在大学里要同时做三份工作和完成全部课程。“我真正感兴趣的是这些压力经历如何改变你的大脑。”Giovanniello说,她现在是宾夕法尼亚州费城坦普尔大学的神经科学家。

为了研究这些变化,她和她的同事们将小鼠暴露在各种轻微的压力源中,包括潮湿的床上用品和白噪音。在一组饥饿但没有压力的对照组小鼠旁边,那些既饥饿又有压力的小鼠学会了按压杠杆来获得美味的颗粒。

然后,科学家们测试了所有动物做出灵活决定的能力——对人类来说,这意味着你“考虑你行为的后果,并利用这些信息来决定做什么”,研究报告的合著者、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行为神经科学家Smith说。史密斯说,另一种选择是回归习惯,“一种自动的、几乎无意识的反射,让你继续做你以前做过的事情”。

为了测试这些动物的行为是否习惯,科学家们给了小鼠大量的颗粒。然后,再给这些动物一次按杠杆的机会。作者说,没有压力的小鼠吃饱了小丸后就不太在意杠杆了——这是它们做出有目的决定的能力的一个例子。但研究人员补充说,压力大的老鼠每分钟会按压杠杆多次,这种行为更像是自动的,而不是目标驱动的。



提问-留言

Please enter your name.sad
Please enter a comment.

Sign up for D.C. Diagnosis
newsletter

A weekly insider's guide to the politics and policies of health c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