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MS 的发病机制仍是医学界亟待解开的谜题。已知它涉及针对髓鞘抗原的自身免疫反应,其中辅助性 T 细胞 4(CD4+T 细胞),尤其是 Th1 和 Th17 亚群,在推动疾病进展中 “扮演” 着重要角色。然而,细胞毒性 T 细胞 8(CD8+T 细胞)在 MS 和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一种常用的 MS 小鼠模型)中的作用却如同迷雾,模糊不清。虽然传统观点认为 CD8+T 细胞因具有细胞毒性而可能致病,但也有研究发现它或许存在着调节免疫的潜力,这种矛盾的观点让科研人员们对其真实作用充满好奇,这也促使了此次研究的开展。
为了揭开 CD8+T 细胞在 MS 中的神秘面纱,来自美国爱荷华大学、爱荷华市退伍军人事务医疗中心以及华盛顿大学的 Mohit Upadhye、Connor R. Wilhelm 等研究人员展开了深入研究。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Neuroinflammation》上,为理解 MS 的发病机制和潜在治疗策略带来了新的曙光。
研究人员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关键技术方法:一是细胞分选与培养技术,通过对小鼠进行免疫,分离脾细胞和淋巴结细胞,经过一系列处理获得高纯度的 CD8+T 细胞和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二是流式细胞术,用于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和细胞内细胞因子,分析细胞的表型和功能变化;三是单细胞 RNA 测序技术,深入探究 DC 亚群的转录组变化,挖掘潜在的免疫调节机制。
研究结果如下:
- PLP-CD8 诱导脾 DC 功能变化:研究人员将体外激活的针对髓鞘肽 PLP178 - 191的 CD8+T 细胞(PLP-CD8)、针对对照肽 OVA323 - 339的 CD8+T 细胞(OVA-CD8)或 PBS 分别过继转移到野生型小鼠体内,随后诱导 EAE。结果发现,接受 PBS 或 OVA-CD8 的小鼠出现严重的上行性麻痹,而接受 PLP-CD8 的小鼠则受到保护,未发生 EAE。进一步实验表明,PLP-CD8 调节的 DC(PLP-CD8-DC)支持 CD4+T 细胞增殖的能力降低,并且产生了抗炎细胞因子谱,IL-12p70 水平降低,IL-10 水平升高。这说明 PLP-CD8 可以改变 DC 的功能,抑制 CD4+T 细胞的增殖,从而减轻 EAE 的发病程度。
- PLP-CD8-DC 亚群呈现成熟和调节表型:对 PLP-CD8 和 OVA-CD8 受体小鼠的脾 DC 进行表型分析,发现随着免疫时间的推移,PLP-CD8-DC 的两个常规 DC(Conventional Dendritic Cells,cDC)亚群 cDC1 和 CD11b+cDC 逐渐呈现出成熟和调节表型。在免疫后第 6 天,两个亚群的 PD-L2 表达上调;到第 13 天,cDC1 亚群的 PD-L2 和 CD86 共表达增加,CD11b+cDC 亚群的多种共刺激和调节标记物,如 CD40、CD83、CD86、PD-L2 和 LAP 等均上调。这表明 PLP-CD8-DC 在体内逐渐获得了成熟和调节免疫反应的能力。
- 体外与 PLP-CD8 相互作用影响 cDC 亚群表型:在体外实验中,将 PLP 免疫小鼠的脾 DC 与不同比例的 PLP-CD8 或 OVA-CD8 共培养。结果显示,PLP-CD8 能以抗原特异性、剂量依赖的方式促进 cDC1 和 CD11b+cDC 向成熟和调节表型转变,使其共刺激和调节标记物表达增加。这进一步证实了 PLP-CD8 对 cDC 亚群表型的调控作用,而且这种作用与抗原特异性和 PLP-CD8 的数量密切相关。
- PLP-CD8 与 cDC1 相互作用间接调节 CD11b+cDC:通过 Trans-well 实验发现,PLP-CD8 与 cDC1 的直接接触对 cDC1 的存活至关重要,并且能通过旁分泌信号间接调节 CD11b+cDC,促进其共刺激和调节标记物的表达。然而,PLP-CD8 与 CD11b+cDC 的直接接触却对其产生不利影响,导致 MHC-II 和 PD-L2 表达降低。但 PLP-CD8 与 cDC1 相互作用产生的条件培养基能促进 CD11b+cDC 的成熟和调节表型。这表明 PLP-CD8 可能优先与 cDC1 相互作用,进而间接调节 CD11b+cDC 的功能。
- PLP-CD8-DC 揭示 cDC 亚群的转录组变化:对 PLP-CD8 和 OVA-CD8 受体小鼠的脾 DC 进行单细胞 RNA 测序分析,发现 CD11b+cDC 和 cDC1 亚群中存在差异表达基因,包括 TNF 受体基因、Cd274(PD-L1)、Cd83、Mtor 和 Tgfb1(TGF-β1)等关键免疫调节基因。KEGG 通路分析显示,这些基因富集在 PD-1/PD-L1 相互作用、Th1/Th2 分化以及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信号通路中。NicheNet 分析确定了潜在的细胞间通讯配体,如 Tgfb1(TGF-β1)、Cd274(PD-L1)等,其靶基因 Cd83 和 Foxo3 等参与免疫调节。这从转录组层面揭示了 PLP-CD8 调节 DC 功能的分子机制,表明存在一个由 DC 亚群和其他抗原呈递细胞之间的细胞间通讯介导的免疫调节网络。
研究结论和讨论部分指出,髓鞘反应性 CD8+T 细胞在 MS 和 EAE 中起着关键作用。过继转移 PLP-CD8 可预防 EAE 的诱导,这与 PLP-CD8-DC 抑制 CD4+T 细胞增殖和改变细胞因子谱有关。cDC 亚群在与 PLP-CD8 相互作用后呈现出成熟和调节表型,这种表型与肿瘤微环境中促进免疫耐受的成熟调节性 DC(Mregs)相似。转录组分析揭示了免疫调节相关的基因和通路,为理解 CD8+T 细胞与 DC 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分子基础。
这项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首次揭示了髓鞘反应性 CD8+T 细胞通过直接与 cDC1 相互作用并通过旁分泌机制调节 CD11b+cDC,诱导产生成熟的调节性 DC,进而抑制致病性 CD4+T 细胞反应,减轻 EAE 发病机制的新机制。这不仅加深了人们对 DC 介导的免疫调节的理解,还为开发针对 MS 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靶向免疫疗法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潜在的治疗靶点。不过,目前仍需要进一步研究来明确这些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精确机制,探索如何将这些发现转化为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为众多 MS 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