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学领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给许多血液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然而,移植后的并发症却如同隐藏在暗处的 “杀手”,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其中,特发性肺炎综合征(IPS)是一种常见且棘手的非感染性肺泡损伤疾病,常发生在 allo-HSCT 后的急性期,它和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关系密切,二者常常同时出现 。IPS 的死亡率高得惊人,在 allo-HSCT 后的 120 天内,死亡率可达 60% - 80%,而那些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死亡率更是超过了 95%。目前,针对 IPS 的治疗手段十分有限,现有的支持性治疗以及像甲基泼尼松龙、依那西普等确定性治疗方法,不仅缺乏特异性,效果差强人意,还会带来明显的毒副作用,这让医生和患者都陷入了困境。
在这样的背景下,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研究人员展开了深入研究,希望能找到新的治疗思路和方法。他们将目光聚焦在间充质干细胞(MSCs)上,MSCs 具有强大的免疫调节能力,还能参与组织的再生和内环境稳定的维持。此前已有研究表明,MSCs 在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展现出了一定的潜力,在动物实验里,提前给予 MSCs 能够有效减轻 aGVHD 的症状。但在 allo-HSCT 背景下,MSCs 对 IPS 的预防和治疗机制还不明确。于是,研究人员针对 MSCs 对 IPS 的作用机制展开研究,相关成果发表在《Stem Cell Research & Therapy》上。

为了深入探究 MSCs 对 IPS 的作用机制,研究人员采用了多种关键技术方法。首先,他们建立了 IPS 小鼠模型,通过给 BALB/C 小鼠进行环磷酰胺预处理和全身照射,再移植 C57BL/6 小鼠的骨髓细胞和脾细胞来构建模型。同时,分离和培养了 MSCs、硫代乙醇酸盐诱导的腹膜巨噬细胞(TEPMs)和脾 T 细胞。接着,利用细胞共培养体系,在 Transwell 板中分别培养不同细胞,研究细胞间的相互作用。然后,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和细胞内因子的表达,分析细胞的极化和分化情况。此外,还通过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和 ELISA 等技术,评估肺组织的损伤程度、细胞浸润情况和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

研究结果如下:

  1. MSCs 降低 IPS 小鼠模型死亡率并缓解肺损伤:研究人员给建立好的 IPS 小鼠模型静脉注射 MSCs,发现接受 MSCs 治疗的小鼠生存时间明显延长,体重下降幅度减小,aGVHD 的全身症状得到改善,GVHD 评分降低。病理检查也显示,MSCs 减轻了肺组织的充血、水肿和实变,改善了肺组织的外观和病理评分,这表明 MSCs 能够有效缓解 IPS 小鼠模型的肺损伤,提高小鼠的生存率。
  2. MSCs 诱导 IPS 小鼠模型肺组织中巨噬细胞从 M1 向 M2 转换:研究人员在小鼠移植后的第 14 天取出肺组织,通过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术分析发现,只接受骨髓细胞移植的小鼠肺组织中 M2 相关的 CD206 表达处于中等水平,而 IPS 组小鼠肺组织中 CD206 表达急剧下调。但经过 MSCs 治疗后,IPS 小鼠肺组织中 CD206 表达显著增加,这说明 MSCs 能够调节巨噬细胞向抗炎的 M2 表型极化,对体内肺炎症起到有益的调节作用。
  3. MSCs 来源的 CCL2 诱导巨噬细胞向 M2 极化:研究人员建立了 MSCs 和 TEPMs 的体外共培养体系,发现与 MSCs 共培养 48 小时后,F4/80+CD11b+双阳性的 TEPMs 中,CD206+巨噬细胞增多,CD86+巨噬细胞减少。进一步研究发现,MSCs 在共培养体系中分泌更多的 CCL2,巨噬细胞上的 CCR2 表达也增加。当在共培养体系中加入 CCL2 或 CCR2 拮抗剂后,CD206+M2 巨噬细胞数量减少,CD86+M1 巨噬细胞数量增加,这表明 MSCs 来源的 CCL2 是诱导巨噬细胞向 M2 极化的关键因素,且该过程不依赖细胞间的直接接触。
  4. MSC 训练的巨噬细胞促进体外调节性 CCR2+CD4+T 细胞的形成:研究人员将 MSCs、TEPMs 和活化的 T 细胞在 Transwell 系统中共培养,发现出现了 M2 极化,T 细胞活化受到抑制,CCR2+T 细胞,尤其是 CCR2+CD4+T 细胞的形成明显增加。当去除 MSC 训练的巨噬细胞后,CCR2+T 细胞和 CCR2+CD4+T 细胞数量显著减少,T 细胞活化的抑制作用也减弱。此外,加入 CCL2 拮抗剂后,M2 极化被逆转,CCR2+CD4+T 细胞的形成也减少,这说明 MSC 诱导的 M2 极化对调节性 CCR2+CD4+T 细胞的形成至关重要,CCL2 - CCR2 轴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5. 阻断 CCL2 - CCR2 轴削弱 MSCs 对 GVHD 和 IPS 的预防作用:研究人员在 IPS 小鼠模型中,从第 0 天到第 6 天每隔一天腹腔注射 CCR2 或 CCL2 拮抗剂,发现两种拮抗剂都显著削弱了 MSCs 的保护作用,小鼠生存时间缩短,体重下降增加,GVHD 评分变差,肺组织损伤加剧。免疫荧光分析显示,注射拮抗剂后,肺组织中 F4/80+巨噬细胞上的 CD206 表达减少,T 细胞浸润增加,肺组织中 CCR2+T 细胞,尤其是 CCR2+CD4+T 细胞的比例降低,这进一步证实了在体内,MSCs 通过 CCL2 - CCR2 轴促进 M2 极化,并诱导 CCR2+CD4+T 细胞的形成,从而发挥对 IPS 的保护作用。

综合研究结果和讨论部分,该研究揭示了 MSCs 缓解 IPS 的重要机制,即 MSCs 通过 CCL2/CCR2 轴促进巨噬细胞向 M2 极化,进而诱导调节性 CCR2+CD4+T 细胞的形成,这为 IPS 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潜在的治疗靶点。不过,该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可能还有其他潜在的通路影响这一过程,不同的 MSCs 给药途径、时间和剂量对 IPS 的影响也有待进一步研究。但总体而言,这项研究为解决 allo-HSCT 后 IPS 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方向,有望在未来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提问-留言

Please enter your name.sad
Please enter a comment.

Sign up for D.C. Diagnosis
newsletter

A weekly insider's guide to the politics and policies of health c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