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的一篇论文中,科学家们对目前以基因为中心的癌症模型提出了挑战,倡导转向更具整体性的观点,将非基因因素纳入癌症发展的考量之中。
他们批评了当前基因研究中的不一致性,并提出考虑替代范式,例如基因调控网络的破坏和组织结构理论。这种方法可能会带来更有效的癌症治疗方法,并有助于预防环境中的非突变致癌因素。
重新评估癌症研究
系统生物学研究所的Sui Huang及其同事在《PLOS Biology》新发表的一篇论文中认为,研究人员应该重新考虑长期以来癌症主要是遗传病这一观点。
数十年来,主流理论一直是癌症的发生是由于正常细胞积累基因突变,从而使其能够不受控制地生长和繁殖。这一观点推动了诸如癌症基因组图谱等大型基因组测序项目,旨在识别驱动癌症的突变并开发针对性治疗。
挑战现状
然而,Huang及其同事对这种体细胞突变理论提出了挑战,认为其成效甚微。他们指出基因数据中的不一致性,例如没有可识别的驱动突变的癌症,以及携带致癌突变但未形成肿瘤的正常组织。
相反,他们倡导一种更广泛、更具整体性的方法,考虑基因突变之外的生物系统。他们提出了替代模型,包括将癌症视为基因调控网络的破坏或组织结构的崩溃,其中细胞环境的干扰会促进肿瘤的发展。根据作者的说法,探索这些替代框架可能会带来对癌症起源的新见解,并指导未来的研究。
超越基因突变
作者补充道:“完全接受癌症的起源超越基因突变领域的观点,将为癌症治疗和预防开辟新的视野。承认并非所有致癌物都是突变剂,将加强旨在防止接触可能促进癌症的环境非突变因素的公共卫生政策,例如食品添加剂、塑料以及其他许多改变组织稳态的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