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切除后的肝脏再生过程与机体的特定需求精准协调。然而,影响其效率的分子机制、相关因素以及特定的肝细胞群体仍不明确。研究发现一种独特的再生机制,涉及非常规 RPB5 预折叠蛋白相互作用因子 1(URI1)。

URI1 仅在肝中央周围肝细胞中与谷氨酰胺合成酶(GS)共定位、结合并激活它。在小鼠肝中央周围肝细胞中,基因敲除 GS URI1 会使循环中的谷氨酸水平升高,加快三分之二肝脏切除术后的肝脏再生。相反,小鼠肝细胞中 URI1 过表达则会阻碍肝脏恢复,不过通过补充谷氨酸或基因敲除 GS 来提高谷氨酸水平,可逆转这一情况。

谷氨酸可对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进行代谢重编程,稳定缺氧诱导因子 1α(HIF1α),后者通过转录激活 WNT3,促进依赖 Yes 相关蛋白 1(YAP1)的肝细胞增殖,从而促进肝脏再生。URI1 对 GS 的调控是一种维持最佳谷氨酸水平的机制,可能是为了根据机体的内稳态和营养供应,在时空上精细调节肝脏生长。因此,在急性和慢性肝损伤模型中,包括谷氨酸水平较低的肝硬化小鼠、肝切除术后早期死亡率较高的小鼠以及接受 90% 肝脏切除术的小鼠,补充谷氨酸可增强肝细胞的增殖和存活能力。

此外,在人类肝细胞中,URI1 和 GS 的表达共定位,并且在不同肝病阶段,免疫细胞中的 URI1、GS 表达与 WNT3 相关。补充谷氨酸可能有助于肝脏再生,使等待肝移植或肝切除术后恢复的患者受益。

提问-留言

Please enter your name.sad
Please enter a comment.

Sign up for D.C. Diagnosis
newsletter

A weekly insider's guide to the politics and policies of health c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