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团队采用16S rRNA V3-V4区测序分析101头健康仔猪的扁桃体样本,结合8种培养基的培养组学技术分离菌株,通过MALDI-TOF质谱和全基因组测序鉴定菌种。拮抗实验筛选抑菌活性菌株,并利用antiSMASH预测生物合成基因簇(BGC)。
核心菌群分析显示,健康仔猪扁桃体微生物组以Actinobacillus(28.0%)、Moraxella(12.2%)和Streptococcus(11.7%)为主导,鉴定出14个核心属和17个高丰度ASV(扩增子序列变异体)。培养组学获得518株菌(覆盖38.89%的微生物多样性),包括23个属的60个物种。其中46.5%的菌株在90%以上样本中普遍存在。
研究发现了两个新物种:Brevibacterium moorei(基因组3.42 Mbp,GC含量66.76%)和Corynebacterium kozikiae(基因组2.45 Mbp,GC含量60.36%)。后者菌株76QC2CO能产生新型羊毛硫肽flavucin IF76,对S. suis和S. aureus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该肽经预测含有5个氨基酸变异,具有热稳定性和蛋白酶抗性。
基因组挖掘在45株菌中发现164个BGC,其中68.6%为未知功能簇。C. kozikiae的BGC与已知flavucin有94%相似性,但结构差异可能赋予其独特抗菌特性。体外实验证实其抑菌活性,且对哺乳动物细胞无毒性。
该研究首次建立了猪扁桃体微生物组的培养资源库,揭示了微生物互作中天然抗生素的生态功能。发现的flavucin IF76为开发抗耐药菌药物提供了新候选,而核心菌群图谱为益生菌筛选奠定了基础。未来研究可进一步验证这些菌株在动物模型中的定植抵抗效果,推动微生物组干预策略在畜牧健康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