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吸收是污染物进入食物链的重要途径。尽管陆地微塑料(MPs)可被根系吸收,但其向上运输效率低下。研究团队通过质谱分析发现,植物叶片中普遍存在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PET)和聚苯乙烯(PS)聚合物及寡聚物,其浓度与大气MPs含量和叶片生长期呈正相关。在高污染区域(如涤纶工厂和垃圾填埋场),叶片中PET和PS聚合物浓度可达104 ng/g干重,露天种植的叶菜中亦检测到102–103 ng/g干重。借助高光谱成像和原子力显微镜-红外联用技术(AFM-IR),研究者直观观察到叶片内纳米级PET和PS颗粒。通过主动暴露实验,结合荧光标记和铕标记技术,证实玉米(Zea mays L.)叶片通过气孔途径吸收塑料颗粒,并经由质外体途径转运至维管组织,最终在表皮毛中富集。该研究揭示了大气MPs通过叶片吸收在植物体内广泛累积的生态过程,为环境污染物风险评估提供了关键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