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背景
阴茎鳞状细胞癌(PSCC)在发达国家发病率为 0.1 - 1/10 万男性,在部分亚非拉地区可达男性恶性肿瘤的 10%。局部晚期阴茎鳞状细胞癌(La - PSCC)预后差,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 5 年生存率低于 17%。目前标准治疗为新辅助化疗联合巩固手术,但传统新辅助化疗方案(如紫杉醇、异环磷酰胺和铂类的 TIP 方案)客观缓解率(ORR)仅 50.0%,病理完全缓解(pCR)率仅 10%,患者易复发,二线挽救治疗中位总生存期(OS)仅 5.6 个月,因此急需更有效的系统治疗。
PSCC 中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90% 病例高表达)和程序性死亡配体 1(PD - L1,48% - 62% 病例表达)高表达,且免疫细胞浸润明显,EGFR 阻断和免疫治疗是潜在治疗途径。然而,单药 EGFR 抑制剂(如帕尼单抗、尼妥珠单抗、达可替尼)ORR 约 30%,PD - 1/PD - L1 单药阻断 ORR 为 0% - 16.7%,疗效有限。一些联合治疗试验虽有成果,但仍需探索更有效的联合方案。此前回顾性研究显示,PD - 1 抑制剂联合抗 EGFR 抗体和铂类化疗对高风险 cT1 - 4N3M0 - 1 La - PSCC 有持久获益,因此开展本前瞻性 II 期试验,验证托瑞利珠单抗(抗 PD - 1)、尼妥珠单抗(抗 EGFR)和紫杉醇化疗(TNT)联合方案作为新辅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单中心、单臂、开放标签、研究者发起的 II 期试验(NCT04475016),采用 Simon 两阶段最优设计。纳入标准包括年龄 18 - 75 岁、组织学确诊的 La - PSCC(cT4 或 cN3 且 M0)、至少一个可测量病灶、ECOG 体能状态评分≤2、预计生存期超 12 个月、器官功能良好,排除既往接受过系统治疗的患者。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患者接受托瑞利珠单抗 240mg 静脉注射(第 1 天)、尼妥珠单抗 400mg 静脉注射(第 1 天)和化疗(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260mg/m² 第 1 天,顺铂 25mg/m² 第 1 - 3 天,异环磷酰胺 1200mg/m² 第 1 - 3 天),每 3 周一次,最多 4 个周期。每 6 周进行影像学评估,由两名盲法放射科医生独立审查。适合手术且术前评估有可切除残留病灶的患者接受巩固手术,原则为 R0 切除。术后推荐 1 年的辅助托瑞利珠单抗治疗(240mg 静脉注射,每 3 周一次),具体依医生判断和患者意愿。
主要终点为 pCR 率,即所有入组患者中达到 pCR 的比例,pCR 定义为切除肿瘤部位无残留浸润性肿瘤细胞(ypTis/T0N0M0),由两名病理学家独立评估,第三名泌尿病理学家盲法审查。次要终点包括 ORR(完全缓解 [CR] 或部分缓解 [PR] 患者的比例)、无进展生存期(PFS,从新辅助 TNT 开始至疾病进展或任何原因死亡的时间)、总生存期(OS,从新辅助 TNT 开始至任何原因死亡的时间)和安全性。不良事件依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常见不良事件术语标准(NCI - CTCAE 4.0 版)分级,术后并发症依据改良 Clavien - Dindo 系统分级。

研究结果
2020 年 8 月 12 日至 2022 年 1 月 10 日,54 例评估 eligibility 的患者中 29 例入组。患者中位年龄 57 岁(31 - 71 岁),均为 cTx - 4N3M0 期,部分有腹股沟或盆腔淋巴结转移,27.6% 患者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 型。24 例(82.8%)完成 4 个周期新辅助 TNT 并接受巩固手术,其余 5 例因疾病进展、3 级乏力或退出提前终止。手术患者均达到 R0 切除。
主要终点方面,29 例患者中 14 例(48.3%,95% 置信区间 [CI]:29.4 - 67.5%)达到 pCR。次要终点方面,ORR 为 82.8%(24/29,95% CI:64.2 - 94.2%),其中 CR 率 10.3%,PR 率 72.4%。截至 2024 年 6 月 30 日,中位随访 39.97 个月,2 年 PFS 率 65.5%(95% CI:48.3 - 82.7%),2 年 OS 率 72.4%(95% CI:56.1 - 88.7%)。亚组分析显示,达到 pCR 的患者 PFS 和 OS 显著长于未达到者,有影像学临床缓解(CR 或 PR)的患者 PFS 和 OS 显著长于无缓解者(稳定疾病 [SD] 或疾病进展 [PD])。
安全性上,所有患者均发生任何等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常见 1/2 级 TRAEs 包括脱发(29/29)、食欲下降(27/29)、周围感觉神经病变(23/29);12 例(41.4%)发生 3/4 级 TRAEs,无治疗相关死亡。常见 3 - 4 级 TRAEs 有中性粒细胞减少(7/29)、贫血(3/29)、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2/29)、皮疹(2/29)。常见潜在免疫相关不良事件为 1/2 级甲状腺功能减退(5/29)、甲状腺功能亢进(3/29)、肾上腺功能不全(2/29)。部分患者因 TRAEs 调整剂量或停药。术后并发症方面,短期常见淋巴瘘(87.5%,1 或 2 级)和下肢水肿(29.2%,1 或 2 级),长期主要有下肢水肿(37.5%,1 - 2 级)和阴囊水肿(37.5%,1 或 2 级)。24 例手术患者中 18 例接受至少 1 周期辅助托瑞利珠单抗治疗,中位周期数为 4(1 - 17)。
生物标志物分析显示,26 例评估标本均为微卫星稳定(MSS)状态,所有患者 EGFR 阳性。PD - L1 表达与治疗反应相关,PD - L1 阳性患者治疗反应更好,PFS 和 OS 更长。28 例肿瘤样本中 85.7% 存在突变,TP53 是最常突变基因(43%),TP53 突变与治疗反应降低和生存结局较差相关,TP53 野生型患者 OS 更好。转录组分析显示,pCR 患者和有临床缓解患者的 CD8+T 细胞水平更高,免疫组化分析进一步验证。

研究讨论
本研究中 TNT 方案达到主要终点,pCR 率高达 48.3%,高于传统化疗方案。pCR 是多种恶性肿瘤新辅助治疗效果和长期生存预后的重要预测因素,此前 PSCC 新辅助化疗 pCR 率约 0 - 20%,本研究 ORR 达 82.8%,也是目前 La - PSCC 报告中最高的。影像学评估可能低估新辅助治疗效果,因肿瘤坏死等因素影响对完全缓解的判断。
TNT 方案 2 年 PFS 和 OS 率分别为 65.5% 和 72.4%,优于历史数据。其安全性可接受,但 1 - 2 级 TRAEs 和周围感觉神经病变发生率较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传统 TIP 化疗,可能与患者分期高、手术范围广及 TNT 方案本身有关,但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小。
PD - L1 表达、TP53 突变状态和 CD8+T 细胞密度是潜在预测生物标志物。未来研究需探索 PD - L1 表达最佳临界值,寻找无 PD - L1 表达患者的治疗方案,验证肿瘤突变负荷(TMB)等生物标志物。还应开发新靶点,探索针对 PSCC 常见突变基因和相关信号通路的治疗方法,推进个性化治疗。
研究存在局限性,样本量有限,结果在更广泛人群中的普适性需验证;中国人群 HPV 感染率低,未观察到 HPV 感染状态对治疗反应的显著差异;生物标志物分析未预先设定,可能存在偏倚;TNT 方案长期生存获益有待观察。总体而言,TNT 方案在 La - PSCC 新辅助治疗中展现出良好前景,需进一步开展随机 II/III 期试验验证,以确定其能否成为标准治疗方案。

提问-留言

Please enter your name.sad
Please enter a comment.

Sign up for D.C. Diagnosis
newsletter

A weekly insider's guide to the politics and policies of health c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