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关键技术方法:首先是样本采集,他们从悉尼脑库和新南威尔士脑组织资源中心获取了 22 例散发性 ALS 患者和 11 例神经健康对照者的死后新鲜冷冻脑组织样本。然后进行 RNA 测序(RNA-seq),对每个个体的 5 个脑区(运动皮层、前额叶皮层、海马体、枕叶皮层和小脑)进行 mRNA 测序。此外,还运用了多种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如差异基因表达分析、细胞类型反卷积、差异转录本使用分析和可变剪接分析等,对测序数据进行深入挖掘。
下面来看看具体的研究结果:
- ALS 死后大脑 RNA-seq 队列:研究人员成功生成了 22 例散发性 ALS 患者和 11 例对照者的死后大脑 RNA-seq 数据,对 5 个脑区共 165 个样本进行研究。通过主成分分析(PCA),确认了脑区基因表达的分布符合预期1。
- 基因表达变化在 ALS 死后大脑中广泛存在:对 ALS 患者和对照者进行差异基因表达分析,发现 5 个脑区都有基因表达变化。小脑的差异表达基因数量最多,有 3337 个,且独特差异表达基因也最多,达 2007 个。同时,还发现一些基因在多个脑区都有差异表达,比如 VAPB 在多个脑区下调,BDNF 在所有脑区都显著下调2。
- 小脑在 ALS 患者中细胞类型组成可能改变:通过细胞类型反卷积分析,发现 ALS 患者小脑的神经元预计减少,而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和内皮细胞预计增加,不过部分结果在多重检验校正后不显著。使用不同参考数据集进行第二轮反卷积,也得到了类似结果3。
- 差异转录本使用事件涉及 UPR 激活和 TDP-43 功能障碍:研究发现 139 个基因在 ALS 患者和对照者之间存在转录本使用的显著变化。例如,在小脑的 POLDIP3 基因,其一个转录本的使用增加,该转录本的变化与 TDP-43 功能丧失有关;在运动皮层的 XBP1 基因,其 “剪接” 转录本使用增加,这涉及未折叠蛋白反应(UPR)的激活4。
- 在 ALS 大脑中发现广泛的 RNA 剪接变化,包括外显子跳跃和内含子保留:通过可变剪接分析,发现不同脑区有大量的局部剪接变化(LSVs),且许多基因的可变剪接事件是脑区特异性的。同时,还检测到与 TDP-43 核缺失相关的隐蔽剪接事件,如 STMN2 基因的隐蔽外显子在运动皮层显著增加5。
- 4 期 ALS 患者在小脑中具有独特的基因表达特征:比较不同 pTDP-43 病理分期的 ALS 患者,发现 4 期 ALS 患者小脑有 272 个基因与 1 - 3 期患者存在显著差异。对这些差异基因进行富集分析,发现其涉及代谢过程、炎症反应等多种生物学过程。蛋白质组学分析也发现,4 期 ALS 患者小脑有独特的蛋白质表达特征6。
在研究结论和讨论部分,研究人员发现 ALS 患者大脑存在广泛的 RNA 表达和剪接变化,小脑在其中的变化尤为突出,即使小脑很少出现 pTDP-43 病理,但仍有大量与 pTDP-43 病理阶段相关的 RNA 变化。这表明 ALS 是一种多系统神经退行性疾病,一些脑区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容易受到疾病影响。而且,研究还发现了与 TDP-43 功能障碍相关的异常剪接事件,这些事件不仅存在于有 pTDP-43 包涵体病理的脑区,也存在于其他脑区。这提示我们,TDP-43 功能障碍在 ALS 中的影响范围比之前认为的更广。此外,研究还发现不同脑区间存在保守的基因表达变化,这暗示可能存在一种上游的、全脑范围的病理机制,触发了这些区域的共同病理或代偿反应。不过,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样本量相对较小,可能无法完全捕捉到 ALS 和对照人群的转录组多样性。但总体来说,这项研究为我们深入理解渐冻症的发病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为未来开发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奠定了基础,也让我们看到了攻克渐冻症的新希望。